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2的文章

台灣缺乏領導公司方向的高級人才

最近HTC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剛好看到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表示,。「我們不缺乏大學、碩士、博士,也不缺乏基層技術人才, 但是我們缺乏有創意、創新的人才;缺乏勇於任事、有擔當的中階經 理人才;缺乏副總以上可以領導公司方向的高級人才。 在台灣企業來說都會直接提拔公司的人,當然這或許是一個較方便的方法,但可能結果卻不是最好。在公司常常見到一個工程師也因為工作久了,從工程師到資深工程師到副理到經理,可是其實很多這樣升上去的主管還是停留在工程師的心態,工程師的思考邏輯總是會優先保護自己,盡量不觸碰到一些敏感或政治上面的問題,可以說存在著一種鴕鳥心態,能躲就躲,不管上層交代的專案是否可行,總是一點意見都沒有,反正等它最後失敗了,也是高層要負責。 從HTC幾次錯誤的決策多少驗正了台灣公司的毛病,當一個決策連工程師都知道是錯誤的時候,為何還要硬幹,因為都沒人敢跟高層提意見嗎,還是高層成功後想說我以前也是這樣幹的?還是中間我可以賺多少抽多少?這些我們都不得而之,但總總問題都一再反應今天台灣公司會遇到困境不是沒有原因。 我覺得台灣科技產業真正走下坡的時間點就是分紅費用化以後,當工程師的工資與工時不成比例時,很快的工程師就會另謀出路,這也是台灣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關鍵,當沒有相對的報酬時,超時的工作以及缺乏未來,叫這些人如何在如此賣命下去?更別說因為長期加班讓工程師缺乏學習及充電的時間,教育訓練的缺乏,當上副理的中階經理人總是想說我以前也是這樣熬夜寫code看書才會的啊,為啥要教育訓練為啥要資源共享? 更別說中階經理人的鬥爭了,部門資源無法共享,甚至還有同一個專案兩組人馬同時在做的荒謬情況,當外面的open source code的取得竟然比公司向不同部門取得容易,這也難怪工程師需要暴肝工作,因為在做的事情遇到的bug別人也熬夜做了好久,但卻沒人跟你說這問題別人遇到過,只需要三分鐘把小地方改改就好了。 當然那些副總以上老闆們也因早期透過股市賺大錢後早失去了鬥心,有小三小四小五小六,都快湊成棒球隊了,那來的更精進的空間,更別說老人心態,東西還沒玩過就先對敵手產品嗤之以鼻,這樣的人卻要負責公司決策實在另人擔憂。 當然很多事情這樣去批評都太理想化了,公司在管理上確實有不容易的地方,因此在公司發展期間公司的文化就特別重要,不要因為高度成長就忘記文化的養成,就我所知,台灣還是有很多默默在賺錢的公司,